点击右侧按钮获取二维码
官方微信二维码
在线预约二维码
病例
48岁的阿清,虽然年龄已经处于更年期的尴尬阶段,但是每半个月如期到来的月经似乎又在宽慰着她关于“岁月无痕、青春消逝”的哀伤。然而,她没想到这是一起“子宫异常出血”事故!请在阿清的故事中聆听妇产科医生如何看待这起案例——
从08年5月开始,阿清明显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——经期延长可达10余天,同时伴有月经周期及经量不规则。初时,阿清选择了中药治疗,在长达8个月的治疗之后,头晕、乏力、经量不规则症状得到了部分缓解。由于服药后反复出现皮疹的情况,阿清在自觉症状有所缓解后自行停止服药,其后也一直没有就诊和复查,以为也快接近绝经年龄了,缓一下也就无大碍。
2009年8月的这次月经让阿清再次出现了慌张——经期延长,长达10余天;经量增多,每次需要20片加长夜用卫生巾。虽然有过经期紊乱史,但是阿清仍希望这是偶然的意外,不幸的是在9月的月经周期时,经期与经量依然如此,并且伴随着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这说明8个月的中医治疗并没有完全解决她的“痛苦月经”,老毛病再度重现。
阴道出血 晕倒兼呕吐送急诊室
更让她不安的是9月29日末次月经干净后,10月6日再次出现阴道流血。这次的阴道流血来势汹汹,不但出血量多且呈鲜红色,还伴有头晕、乏力、胃纳差等不适。随着出血时间的增长,阿清当天晕倒一次,晚餐后呕吐一次。为此,紧张不已的家人将阿清送进了广西贵港牡丹妇产医院的急诊室。
全身乏力,面色口唇苍白,四肢冰冷,脉搏细数,血压很低……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让阿清精神状态极差,一度失去理智,拉着急诊医生的手,不停地重复“我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,我是不是要做大手术,我的子宫是不是要被切除”等问题。
焦虑和紧张,悲观和恐惧,让阿清几乎再度昏厥。
与此同时,急诊医生一直不断地忙于为阿清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。妇科检查发现患者阴道内有大量血液,并可见一个大小约4cmx4cm的肿物脱垂在阴道内,B超科医生行急诊床旁B超检查发现:子宫腔内可见一个巨大的子宫肌,肌的蒂部源于子宫前壁下段。
鉴于急诊查血常规提示阿清的血色素仅有15g(正常女性为120g左右),医生诊断其为:子宫黏膜下肌,极重度失血性贫血。
为了全力对阿清进行抢救,广西贵港牡丹妇产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——
选择病人体表的大血管建立静脉通道,快速的补充液体,维持循环量;同时,给病人吸氧及保暖,并积极进行了多项必需的术前检查,并联系血库为患者备血及输血,还给予一些抗感染、止血及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。
子宫肌 如何除肌保子宫?
经过上述处理,阿清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,体温回升,血压上升至比较稳定的状态。但由于其子宫腔内的肌仍然存在,出血仍不能彻底停止,因此必须尽快切除子宫腔内的肌,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,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阿清“痛苦月经”的延绵。
为此,医生将具体病情告知阿清及其家属。一听说“”,阿清就显得特别担心:“会不会是症啊?如果切掉是不是要把子宫也切掉?会不会复发的?”阿清一再请求医生保留子宫,尽可能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。
综合考虑了阿清的各项情况后,医生们设计了阿清的手术方案——采用宫腔镜切除宫腔内的子宫肌。
根据床旁B超检查显示:子宫腔内可见一个巨大的子宫肌,肌的蒂部源于子宫前壁下段。果不其然,当宫腔镜进入体内后,发现其子宫腔的形态基本正常,子宫内膜较厚,整个阴道上段及宫颈内口均被一个球形的肌所占据,肌的蒂部位于子宫前壁,就好像一个细藤上吊着一个大南瓜,在这个大肌的旁边还有两个黄豆大小的肌。
找到正确的根源之后,医生首先顺利的切断了大肌的蒂部,随后取出大肌,并完整的切除并取出了两个小肌,彻底止血后就完成了手术。令人欣喜的是,整个手术过程仅仅用了20分钟,术中的出血也只有很少的20ml,术后阴道流血立即停止。
创伤小、出血少、时间短,不仅切除了肿块也保住了子宫,这一场手术宛如一场睡梦,阿清高兴得难以置信。在经过后续的一些补血、抗感染、促进宫缩等辅助治疗后,阿清已于术后第三天正式出院。在出院复查时发现其血色素已经从原来的15g上升至85g,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其宫腔内的肿物为子宫肌,一种非常常见的女性良性肿。
【医生解析】警惕!异常子宫出血切莫怠慢
现今,异常子宫出血已成为妇女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。但是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,对身体健康的轻视,不少女性对“异常子宫出血”往往不够重视,更有甚者直接将其等同于“经期不规律”,而草率地自行进行中药调理。
什么情况属于异常子宫出血呢?月经过多、不规则出血、淋漓不净的持续出血、经期前后及经期间出血、性交后出血、停经后出血、绝经后出血、出血伴白带增多等。因此,女性当遭遇这些异常情况时,应该提起十二分警惕,不能擅自处理也不能置之不理,而是需要寻找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。切莫像案例中的阿清,不重视、不负责的治疗态度几乎让她面临生命的悬崖。
【医生解析】福音!宫腔镜肌切除术保子宫
近年来通过各类内镜已达到了目的,妇科手术已从经典的开腹手术转向微创的腹腔镜、宫腔镜手术。针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子宫粘膜下肌等疾病,以往的治疗方式是在药物保守治疗失败后往往只能切除子宫。而这对于女性,尤其是年轻的尚需生育的女性而言莫过于致命打击。
然而,随着宫腔镜下电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,使这些受出血困扰、又未生育的妇女避免了子宫切除手术,通过宫腔镜可以看清体腔内景以达到诊治疾病,而通过宫腔镜下进行手术还可以达到了控制出血目的,又保留了子宫,卵巢功能也不受影响。